会计人的前世今生
  作者: wang007  来源: 4Fang

开心会计 美丽人生

1、“零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出自清朝焦循的《孟子正义》。
2、新中国成立后,会计核算制度方面的第一个统一规定,是金库会计制度。
3、我国第一位会计师是谢霖,他于1918年9月取得北洋政府农商部核发的第一号会计师证书。
4、“飞钱”是在唐宪宗元和年间(公元806年)出现的一种汇钱法。
5、最早的中国定式简明会计记录法诞生于秦代。
6、“四柱结算法”是一种复式记帐法。所谓四柱是旧管、新收、开除、实在。
7、国际会计师联合会成立于1977年。
8、会计原则一词最早出现于30年代美国执业会计师协会所发表的《公司帐目审计》文件中。
9、“立信会计学校”是我国第一所会计学校,由会计师潘序伦20年代创办于上海。 
10、最早将中国的收付记帐法传入外国,是在唐代贞观末年(公元649年),最早传入的是日本。
11、我国第一所会计师事务所“正则会计师事务所”,由谢霖、秦开等人创办于1918年。 
12、我国第一位取得会计学博士学位的是厦门大学的林志军(1986年),其导师是葛家澍。
13、世界第一所会计学校,是1581年在意大利威尼斯设立的威尼斯会计学院。
14、我国最早的会计专著是唐朝的《元和国记簿》和《太和国记簿》。 
15、自学成才的会计学家顾准,1934年不到弱冠之年写出了《银行会计》,年仅19岁。 
16、我国第一个创造“朱出墨入记帐法”是南北朝时期的苏绰,他规定以红记出,以墨记入。
17、我国第一部研究会计史的著作是《玉海》,作者是南宋的王应麟。 
18、我国第一位女会计师是1930年取得会计师执照的张惠生。 
19、人民币上“中国人民银行”六个字是由山西阳曲黄寨村人马文蔚书写的。 
20、我国最早设置会计机构的是西周(公元前1066年-771年),设“司会”主管会计,为计官之长。
21、我国最早确认会计师职业,始见于1918年北洋政府农商部颁布的《会计师暂行章程》。
22、我国最早设置“会计司”机构,是在宋神宗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 
23、我国第一部《会计法》是1914年10月北洋政府颁布的。
24、我国第一个会计师公会是“上海会计师公会”,1925年3月成立。
25、我国最早有关会计事项记载的文字,始见于商代的“甲骨书契”(甲骨文)。
26、1951年1月,《新会计》创刊。这是新中国第一本全国性会计月刊。 
27、中国最早复式记帐法(龙门帐)产生于明朝末年(1640年),相传为山西人傅山所创。
28、我国第一尊会计学者纪念铜像是潘序伦先生铜像,落成于1987年上海立信会计专科学校。
29、《光绪会计表》,清户部主事刘岳云撰著,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由教育世界社刊行,计四卷,卷各一册。
30、《连环账谱》,蔡锡勇撰著,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由湖北官书局刊行,计两册,上册除序、凡例外,分五卷;下册分两部分。 
31、《银行簿记学》,谢霖和孟森合著,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在日本东京出版。
32、《商誉及其他无形资产(Goodwill and other Intangibles)》 ,杨汝梅撰著,是作者1926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博士论文,计九章,1927年由 Ronald Press Company 出版。施仁夫1936年将其译成中文,以《无形资产论》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33、《改良中式簿记概说》,徐永祚著,民国廿二年(1933年)12月15日由徐永祚会计师事务所出版。
34、《立信会计丛书》系列, 立信会计编译所、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自1927年以后组织编著、编译的包括会计、审计、簿记内容在内的专业丛书。
35、《簿记核算原理》,弗哥·马卡洛夫著,中国人民大学簿记核算教研室译,1952年3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36、《会计原理》,杨纪琬、娄尔行、葛家树、赵玉珉、吴诚之编写,1963年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
37、《简明英汉财务与会计词典》,陈今池编译,1982年1月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
38、《会计辞典》,龚清浩与徐政旦主编,1982年5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39、《中国现代会计手册》,杨纪琬主编,1987年3月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
40、《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与审计(Accounting and Auditing i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娄尔行主编,1987年8月在美国德克萨斯达拉斯大学出版。
41、中国第一位会计师谢霖(1885-1969年):1909在日本明治大学毕业获商学士学位,回国后任中国银行总司账,随即在银行进行会计改革,率先在中国使用国际通行的借贷记账法。1918年6月上书北洋政府建议制订会计师制度,后获委草拟章程;同年9月,农商部颁布《会计师暂行章程》,谢霖随即获颁发第一号会计师证书。
42、被美国人称为“中国会计之父”的潘序伦(1893-1985):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士,1927年回上海开设潘序伦会计师事务所,次年改名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并分设会计专科学校、会计补习学校、会计编译所、会计图书用品,因此在全国各地形成庞大的会计企业集团,培养了大量会计精英,八十年代初立信复办至今,其影响深远。 
43、替上海交易年设计会计制度的徐永祚(1891-1959):中国银行天津分行练习生出身,后回母校神州大学银行科任教、《银行周报》总编辑。1919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前,特聘徐拟订业务规程,会计制度和培训会计,后开设徐永祚会计师事务所,创办《会计杂志》、出版《改良中式会计》,其所创收付记账法,在解放后税算会计、商业会计中沿用至九十年代。 
44、现代政府会计制度的设计者雍家源(1898-1975):早年留学美国芝加哥忠实信托银行实习员出身,后回国任审计院协审。1930年国民政府财政部成立会计委员会,被委任为主任委员,主张改革政府会计制度,与他人合作设计《中央各机关及所属统一会计制度》,著有《中国政府会计论》,是影响很大的预算会计理论。 
45、敢于挑战洋会计师的奚玉书(1902-1982):上海复旦大学商学院会计专科毕业,先后任会计教师和开设会计师事务所,在经营会计师事务所期间,努力维护民族利益,敢于挺身与外国同行“拗手瓜“,创办《公信会计月刊》达九年之久。 
46、最早介绍西方现代会计理论的赵锡禹(1901-1970):曾在哈佛大学、纽约大学、芝加哥大学数度留学,研究世界会计发展,五十年代,先后在中央财经金融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任教,1961年敢于开设《资本主义会计专题讲座》,在自力更生的口号下宣扬外国理论,其勇气可谓惊人。被誉为最早介绍西方现代会计理论的学者。 
47、移植苏联国营会计方法的余肇池(1892-1968):苏联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在五六十年代的中国企业会计工作中起主导作用。余在五十年代初任财政部会计制度规章审议委员会委员,在移植苏联国营企业会计中起很大作用,最早编有《国营企业会计》一书,影响全国,并成为企业会计蓝本。
48、主管全国会计事务首位官员安绍芸(1900-1976):清华学堂毕业、留学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后,回国任会计教授,并开设会计事务所,1949年任财政部会计制度处处长,1951年改称会计制度局(现称会计司)续任司长,主持设计一系列全国统一的会计制度,从而为今日中国会计事业打下了基础。
49、自学成长的会计专家顾准(1915-1974):小学毕业后,曾就读中华联业学校商科,十三岁入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当练习生,在潘序伦直接指导下工作。他从学徒做起,边学边做,十九岁写出第一本著作《银行会计》,随后更自著或与潘序伦合著作品甚多,1950年曾任上海市财政局局长兼税务局局长,后调北京,从事会计研究工作,陆续写出《会计原理》等不少著作。
50、为中国会计准则绞尽脑汁的杨纪琬(1917-1999):毕业于上海商学院,后任会计教授,1949年调财政部工作,57年任会计司副司长,80年任司长、85年改任顾问,是中国注册会计会计师协会首任会长,93年任财政部会计准则中方专家咨询组组长。今年2月逝世后,中国官方发表的《杨纪琬同志生平》中称他为“新中国会计界公认的一代名师”,为中国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建设、会计理论、会计教育和注册会计师事业的发展,贡献毕生精力,做出了巨大而杰出的贡献。


注:如果您对本文有异议,可直接联系我们。

关联文档
4Fang服务&保障
您在使用4Fang财务软件过程中,如有任何问题和建议,可以通过电话、QQ、网站留言等方式随时咨询;我们会及时解答您的问题;售后服务是免费的,不会收取任何费用;
<--
销售、客服QQ
-->
服务热线
总机:020-37038022  (10线)
24小时客服手机:13352886511